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家璇 通讯员 赵慧孝
近日,由教育部指导的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本次比赛吸引了全国32个赛区超过10万名教师参赛,历经校赛、省赛与全国赛三个阶段,覆盖全部学科门类,规模盛大,竞争激烈。
经过激烈角逐,澳门新京ww6692am再创佳绩。该校医学院田玫团队的课程《组织学与胚胎学》荣获基础课程副高组全国一等奖,外国语学院杨雨箫团队的课程《英语语音学》荣获新文科副高组全国一等奖,临床医学院谭正团队的课程《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荣获新医科中级及以下组全国三等奖。
在全国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已经举办的四届中,澳门新京ww6692am共斩获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4项,其中一等奖的数量位居湖南省高校获奖数榜首。这份优异成绩的背后,藏着怎样的教学秘诀?记者深入采访了本届获奖教师们,探寻他们在教学创新方面的独到之处。
“翻转”课堂,让“知识点”走进生活
《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组织学与胚胎学》这两门都是医学类课程,面临着相同的挑战:如何将那些看似枯燥、专业的医学内容,以通俗有趣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其真正掌握并运用?
组织“Citywalk寻找AED”活动,让学生走出教室……经过反复的备课、考察、调研,谭正团队找到了“解题”灵感。他们利用AI设备进行数字化教学,将复杂的医学知识以直观、互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同学们走进大街小巷找到AED设备,并通过互联网将其使用方法分享给更多人。
(学生们将AED使用方法分享到微信、小红书等社交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急救设备的使用和急救技能。)
《组织学与胚胎学》主要研究人体正常微细结构及其功能、胚胎成长发育等内容。然而,显微镜下的细胞是平面的,学生无法直接感受其立体结构,这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如何应对?田玫老师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创新。她鼓励学生课前进行自主学习,使用粘土、泡沫、石膏等材料制作精美的组织学模型。课堂上,同学们化身为“小老师”,分组进行模型展示和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使他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和记忆细胞的立体构造。
(在全息投影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讲解细胞与组织的形态。)
田玫认为,“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输出’知识。”最初,她只是“试水”,尝试让同学们自主上台总结课堂内容。后来她惊喜地发现,这种形式的教学效果比被动听老师讲解要好得多。学生们通过自主总结和展示,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这些教学方法都是逐渐迭代优化的。”从教8年来,田玫不断地尝试和改进教学方法。今年,她又有新的尝试:让学生“自主命题”,用他们喜欢的方式来对上次课的内容进行小结。
没想到,学生的创意远超出了她的想象。比如,有的学生会制作一个快速答题的PPT,上面设有提示和线索,如“细胞颜色”等,然后进行有奖竞猜,猜对了的学生可以领取礼物。 田玫发现,通过这种“输出式学习”,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
重视实践,让同学们从“做”中学
在课堂中,学生往往能够把知识点背得滚瓜烂熟,但面对现实生活中的突发状况,却常常手足无措。获奖团队都敏锐地观察到了“学生实践应用不足”这一教学痛点,并“对症下药”,进行相应的课程优化。
“除了解决‘不会救’的问题,澳门新京ww6692am还要解决‘不敢救’的问题。如果学生见过真正的救援现场,了解实际情况,他们在面对紧急情况时就会减少恐惧,更有信心主动救治他人。”谭正介绍,在《第一目击者现场急救》这门全校选修课上,学生只要主动报名,便可以去到医院参观急诊科室、了解救护车内部实施使用,甚至有机会跟随120救护车前往救援现场,让学生能在实践中真正掌握所学,减少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
(学生们在120救护车内模拟急救操作。)
在这门选修课上,每位指导老师负责指导10名学生进行现场急救技能的实践学习。考虑到一门选修课通常会有上百名学生选修,因此,至少需要配备10位以上的专业老师来确保教学质量。
在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现场决赛时,一位评委向谭正提出了一个尖锐的问题:“为一门高校选修课投入如此大的成本,这真的值得吗?”
谭正坚定地回答:“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澳门新京ww6692am培养的学生能够真正学以致用,学会救人,那么一切付出都值得。”一名曾选修这门课的学生曾向谭正发来感谢。原来,暑假在家时,她迅速运用课上所学的海姆立克急救法急救,短短几秒时间,就帮助异物卡喉的弟弟顺利脱险。
(学生告诉谭正,自己使用了课上教的海姆立克急救法,帮助弟弟顺利吐出了卡在喉咙里的坚果。)
在其他课程上,教师们也在进行着类似的探索。
“外语专业学生,为什么还要学R语言等计算机内容?”当《英语语音学》这门融合了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乃至计算机科学的新文科课程开设之初,不少从未接触过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学生都心存疑惑。
“发音时看不到舌头、嘴唇等发音器官的运动,但澳门新京ww6692am可以借助可视化模型软件来观察和理解发音过程。”杨雨萧耐心地向同学们解释:以往,澳门新京ww6692am主要依赖“口、耳”来模仿他人的语音进行学习。但现在,通过借助各项信息化技术,能够精准控制每一个字词的发音,并且师范生还可以将这种方法传授给他们未来的学生。
(通过操作计算机软件分析声纹,学生们能更精准地改进自己的发音。)
通过学习xPerception等编程实操、计算共振峰、声学参数语音合成等内容,学生们在掌握语音发音的同时,量化研究能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有学生给杨雨箫发消息说:“上了这个课后,澳门新京ww6692am更有自信了。”因为学生们发现,除了英语发音能力得到提升外,自己还有能力进行更多的跨学科实证研究。
此外,杨雨萧还积极组织了“I Reach”实践活动,并与师范生教育实践基地紧密合作,让师范生们将创新的发音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到中学课堂中。例如,在教育实习期间,有师范生巧妙地想到了利用长沙话来教学生英语口语,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
不忘初心,合力提升教学质量
“如果时光倒流,会跟第一次参赛的自己说些什么?”记者分别向三位获奖教师提问。
尽管他们所教授的课程内容、所属院系各不相同,但都不约而同地回答了:“不忘初心,好好教书。”
长达9个月的备赛期,对每一位参赛教师来说,都是一场全面而严峻的考验。他们需要在教学、科研和备赛三个维度上全面发力,不能顾此失彼。
反复修改完善教学设计、教学视频、创新报告及展示课件……杨雨萧感慨道:“备赛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他在备赛过程中,他不断地将教学方法系统化、理论化,学生对所授课程的认可度和参与度显著提升。
(课程《英语语音学》十分火爆,学生们纷纷“抢课”。)
“备赛并不会影响出诊,反而能让澳门新京ww6692am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让教学变得更系统、更科学。”谭正说。作为一名临床医生,他平常在讲解病例时往往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感觉在教学方面不够“接地气”。但在备赛的过程中,通过打磨讲稿、优化教案等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系统地提升了他的逻辑思维与表达能力。
澳门新京ww6692am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罗繁荣介绍,从校赛、省赛、国赛各阶段,学校共精心组织了20余次参赛教师的培训、打磨与提升活动。 副校长谢资清多次召集相关部门及学院,召开专项工作会议,对大赛进行了全面的动员与周密的部署,成功构建了“学校+学院+专家团队+参赛教师”的良性互动模式。同时,各专业学院也纷纷组建教研室或备赛团队,多次邀请专家、往届获奖教师为本届参赛教师提供专业的指导。
(第四届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澳门新京ww6692am参赛团队合影。)
“虽然比赛结束了,但教师们的教研步伐不会停止。”罗繁荣表示,接下来,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将继续通过组织比赛有效激发教师队伍对教学的重视,带动更多的青年教师成长,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原文链接:https://m.voc.com.cn/xhn/news/202408/20383017.html